以消防培训为名高价售货,两男子招摇撞骗被抓!可能你也遇到过!
消防诈骗,即不法分子打着“消防”的名义,使出种种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干扰了正常的消防管理秩序,也极大破坏了消防救援人员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社会形象,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2022年9月17日,上海市江苏路附近有两名身着制服的男子一家家通知沿街商户下午去开会。参会商户表示,两名男子在会上介绍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现场兜售消防器材。
这两名男子以消防公益宣传的名义到处讲课,并兜售高出市场价近10倍的消防产品。
不法分子的招数层出不穷
利用消防人员的公信力
诱骗民众,获取财物
下面,由消消来教你
1.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2.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天天。
3.上门检查,强行推销
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而从中渔利。
4.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帐号。
5.征收“押金”,允诺退款
打着“消防安全防火”等旗号,到处征收“押金”,并声称只要在一定时段内不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就能全额退款。
6.免费培训,推销器材
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主动联系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当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救生绳等消防器材,进行推销。
7.“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8.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消防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要求两人以上,身穿制服,并出示工作证件。
消防人员制服
当你对消防工作人员身份有所怀疑时,可以要求其出示有关证件,并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若发现为假冒者,注意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最后,请大家一定要明白
消防部门不会以任何名义
向市民索要财物
如发现有人冒充消防部门
请一定注意收集证据
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