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内疫情进入较高危时段!
近日,多地出现涉冷链食品的新冠肺炎散发病例,引发群众关注。进口冷链食品能否放心吃?零星的散发病例能否避免?医学专家对目前的疫情有何看法?“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对相关问题一一解答。
冬季仍要保持警惕!12月及明年1月是较高危时段
张伯礼称,严峻的全球疫情意味着我们无法完全避免零星的散发病例,“只要全球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控制住疫情,我们国家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太平’”。因此,我国在做好防护的同时,还要支援其他国家抗疫,这也是我国一直在做的事。
张伯礼还表示,鉴于我国目前的检测手段和能力,群众对防护措施执行的自觉性和严格程度,以及这十个月的抗疫经验,我国只可能出现多点散发疫情,绝不会再现疫情的大规模暴发。
张伯礼提醒,进入冬季,天气严寒,今年12月及明年1月仍是较为高危的时段,我们的防控工作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警惕、高度预防。
散发病例较多!大众防护不可少
谈及近期上海、天津、内蒙古出现的散发病例,张伯礼表示,目前疫情的发展形势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落实“外防输入”时,不仅要防人,还要防物。在防物方面,一定要将工作做细。
张伯礼认为,对于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应该一丝不苟地对待防护工作,接触此类物品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和手套。若某地出现了散发病例,应根据该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积极、严格的防控措施。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张伯礼认为进口冷链食品可以放心吃,进口包裹也可以放心收取,但切记要做好防护。例如,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避免用手直接与之接触,要佩戴一次性手套;将食品买回家后及时对其清洗,清洗时也应佩戴口罩和手套;此类食品切勿生吃,一定要做熟后再吃。
在接受高风险地区寄来的包裹时,大家也要戴好口罩和手套,并对包裹表面用酒精进行消杀,消杀后让包裹静置一段时间,不要立即打开,或者将包裹放置在通风处一两天后再打开处理。如果可以,最好对包裹里的物品也进行消杀。处理包裹后,还要一并处理佩戴的口罩和手套。
每个人都应警惕!冬季到来这事不可大意
我们应如何保护好自己?看图了解冬季防疫知识↓↓↓
再次提醒
现已进入疫情较高危时段
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出门戴好口罩
来源:央视新闻